台湾地区光伏持续迈向GW级市场的困境与出路

Share

EnergyTrend认为,成功往再生能源转型需要全民参与,而发展太阳光电才是真正能够实现全民参与的途径。台湾地区位处环太阳带,光资源充足,是安装光伏的首选区域,加上相关主管单位积极推动光伏发展,于2016年颁布「太阳光电两年计划」后成效颇彰,顺利推动2018年台湾地区新增的装置量首次达到1GW,2019年乐观预估可以上看1.5GW,正式挤进全球GW级的市场,全球市占率达1.6%。

台湾地区的太阳光电大致区分为屋顶型与地面型,按照规划,2025年太阳光电安装目标将达20GW,其中,屋顶型目标3GW,地面型目标17GW。因此,若想要加大产业成长力道,地面型太阳光电系统的推展,显然为优先要务。

然而,台湾地区多高山与四面环海的地理条件,成为发展地面型太阳光电的先天限制。现在地面型的土地主要来自于水域空间、盐业用地、严重地层下陷区,乃至垃圾掩埋场等高难度的场址。

对于生命周期长达20年的光伏发电厂而言,如何克服劣势并维持稳定的发电量收益,关键点就在于光伏组件的质量与可靠度。对于系统投资商来说,可靠度高的组件更是意谓着能为电厂带来更稳定的现金流。

基于高效率、高可靠度与低成本的前提下,目前光伏组件在户外使用的时间需要达到20-25小时以上,为此,国际上已有DNV-GL (PVEL) Product Qualification Program、Qualification+、TÜV SÜD Thresher Test、Atlas 25+、PV+ test 与Fraunhofer等加严测试方案,协助制造商生产更具耐候性的光伏组件。

虽然实验室的可靠度测试仍无法完全模拟真实世界严苛的环境条件,但利用实验室某些特定加速老化测试结果,可以推估组件老化机制如何影响效能输出,进而协助安装商了解各个组件适合安装的特殊环境条件。

台湾地区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时,也深谙组件产品可靠度检测将是业者能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为协助业者确保组件产品质量与竞争力,经济部能源局与研究机构工研院配合,设置太阳光电测试实验室,依据国际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及美规标准UL1703进行相关产品测试服务,并同时加入更适合台湾地区环境的测试条件。

此外,为进一步鼓励厂商参与验证与测试,能源局也规划「金能奖」评选,标准中除了采用比IEC国际标准严格三倍的测试外,还加入特殊环境测试,以评估在地生产的组件是否能符合当地环境的要求。针对各项测试所代表的意义与适用环境,EnergyTrend整理出以下表格说明:

EnergyTrend观察,在2018年金能奖获奖名单中,包含友达、新日光(已改名为联合再生能源)、元晶等组件厂,近年来在全球市场的能见度逐渐提升,也持续改善组件产品的质量与可靠度,并实现因地制宜的耐候特性。

从台湾地区一连串的积极作为,可以看出相关主管单位持续朝建全光伏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努力,以协助厂商突破太阳光电安装环境的先天局限。然而在部分工商界人士眼中,再生能源仍难以摆脱「间歇性能源」的标签,因此台湾地区政策能否完全落实并达成长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作者为集邦咨询(TrendForce)分析师陈君盈

关于作者: 陈君盈任职于光伏产业多年,专精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的布局分析与未来市场潜在性变化的追踪与预测;在加入集邦咨询之前,曾在德国莱茵TÜV光伏部门服务。

本文原刊登于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请见:

https://www.energytrend.cn/news/20190509-68676.html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e author’s own,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ose held by pv magazine.

This content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and may not be reused. If you want to cooperate with us and would like to reuse some of our content, please contact: editors@pv-magazine.com.